网站支持IPv6
手机版
无障碍
智能机器人

聚焦课堂展风采 思维碰撞共成长—茂名市第二小学承办局直属小学科学课堂精细化管理研讨会

来源:茂名市第二小学 发布时间:2025-04-14 15:00:44

  为进一步提升局直属学校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探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2025年3月28日上午,局直属小学科学课堂精细化管理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茂名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部小学科学教研员邱汉强及局直属小学科学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校长致辞,聚焦成长

  茂名市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林仲斌致辞。林书记指出,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石,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路径。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深度应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动能。 我们既要深耕传统探究式课堂,也要勇于尝试智慧教育新场景,将平台资源与课堂实践有机融合,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科学课堂的实效性。学校将聚焦教师成长、聚焦课堂改革、聚焦技术赋能,持续推动课堂改革,始终将科学教育作为特色发展方向。

智慧赋能,精彩课堂

  茂名市东湾学校的谢锦冰老师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的《影子的秘密》。她思路清晰,探究有序,指导恰当,充满了科学趣味性。学生在充分的体验活动中,逐渐发现了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即光源,阻挡物和屏。并且通过活动实操重点观察了影子的变化,让学生总结出影子主要有长短、大小、方向和形状的变化。谢老师注重指导实验操作,巧妙地让学生在丰富且有趣味的挑战活动中发现了影子的秘密。

  茂名市崇文学校的杨晓桃老师展示了二年级《测试反应快慢》。杨老师教态自然亲和,语言表达简洁明了,专业知识扎实,课堂把控能力强。课堂导入采用互动小游戏,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先讲解反应快慢的概念,巧妙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参与度极高,积极投入到实验操作和讨论中,小组讨论热烈,主动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想法,给大家展示了一堂精彩且富有成效的科学课。

  茂名市第二小学朱冠宇老师展示了一年级课例《它们去哪里了》,朱老师巧妙地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学资源,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互动课堂。他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课的核心目标,设计了实验层层递进教学,采用“观察-预测-实验-描述”四步探究法:先让学生观察和猜测盐、红糖、石子放入水前、后的变化,再用透明杯分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食盐(快速溶解)、红糖(慢溶)和石子(不溶)形成对比,直观呈现物质特性差异,营造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最后用“我发现......”句式分享实验结果。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茂名市东方学校的黄宝燕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通过感官来发现》,带领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开启了一场生动的科学探索之旅。课前,黄老师用一首儿歌《小手拍拍》调动学生的感官,活跃课堂气氛,引出主题。课上,黄老师首先通过眼耳口鼻手的图片聚焦五官,由旧知引出新知;接着以“盲盒猜物”游戏,让学生通过触摸、摇晃、嗅闻等方式猜测盒内物品,现场气氛热烈;随后,学生分组用词汇总结和分享他们的发现:只用眼镜观察和使用五种感官所获得的信息有什么不同。黄老师通过引导式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感官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把钥匙”的科学内涵,并延伸至保护感觉器官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为学生点亮了科学探索之路。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

  课后,四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并进行课堂反思。小学科学教研员邱汉强老师及各教师代表分别对这四节课展开了深入点评,邱老师强调,常态课堂应依托实验教学和项目式学习,构建造“做中学、创中思”的科学课堂新模式;同时,要探索智慧教育平台在预习导学、实验模拟、数据反馈等环节的应用,使科学探究更精准、开放。

  此次小学科学课堂精细化管理研讨会为我校践行智慧课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通过跨校联动、资源共享、思维碰撞,教师们不仅深化了对新课标理念的实践理解,更在课堂设计、实验创新和跨学科融合中开拓了视野,为全市科学教育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携手共绘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为培养更多心怀科学梦想、勇担创新使命的时代新人而砥砺前行!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2021064213号 网站标识码:4409000063 粤公网安备 44090202000363号

主办单位:茂名市教育局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官山五路6号大院 办公室:0668-2278004

教育投诉电话:0668-2273467 网上投诉渠道:进入“粤省事”—搜索“茂名12345”—点击“12345服务”—填写诉求提交